【组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核酸亭“变身”发热诊疗站******
近期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人们寻医问药需求急剧增加。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发布的多项政策,为保障好群众的就医需求,提升特殊时期就医效率,各地将部分核酸采样亭“变身”发热诊疗站,为辖区内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就医配药”的便利服务。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进一步优化发热诊疗流程,将部分核酸采样亭“变身”发热诊疗站,分别挂上“诊室”“药房”的牌子,双塔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轮流坐诊,为辖区内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社区居民“一站式就医配药”提供便利服务,深受居民的欢迎。
自12月18日开始,台儿庄区把9处城区核酸检测点升级为移动便民诊室,同时具备核酸检测采样和发热门诊两个功能,既开展核酸检测服务,又为群众提供就诊一站式服务,移动便民诊室对“四类药”拆分售卖,一包10片布洛芬仅1.44元,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2022年12月20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根据群众需求,灵活调整诊疗站服务模式,陆续将核酸采样屋“变身”发热诊疗站,站内配有医生和护士,为市民提供看诊开药、用药指导、就医指引、咨询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便”的就诊需求。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健康局在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中,在城区驻地邦城、翼云、太清湖、欧情南苑四处核酸检测点和山城街道警民一家亲岗亭增设了便民发热诊室,附近群众可就近到改造后的“一点两室”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问诊、拿药,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出品:光明科普
记者:涂子怡
粤政协港澳委员热议“通关”湾区利好******
中新社广州1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在广州举行。港澳委员热议香港和内地逐步恢复“通关”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利好。
今年1月8日开始,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通关”。不少港澳政协委员带着新鲜出炉的提案“北上”。
1月8日,香港与内地首日“通关”,有前来迎接的亲友与香港旅客相拥。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此前在香港和澳门分别工作十余年,如今回到广东工作,担任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刘良表示,近年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三地推动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成效显著。“通关”能便利三地人员交往和合作拓展,对粤港澳中医药深度合作融合发展也将产生很好的带动作用。
“在发展中医药方面,港澳国际渠道广阔,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而广东可以为港澳地区提供人才、原料和技术支持。三地‘复通’后,可以提高融合效率,加快打造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建立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及其质量标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高层次国际合作。”刘良说。
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副主席林至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世界各地一样,都在抢人才,恢复‘通关’后,有利于湾区更好地吸引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加入。”
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小型企业联合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陈美仪表示,如今可以观察到澳门的游客越来越多,路面车流日渐繁忙,热闹的景象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恢复“通关”后,粤港两地如何更好融合发展?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主席霍启山认为,粤港融合实质上是“差异化互补”,在保留各自基础优势上,进行合作和互补,塑造全新的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表示,香港可以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寻找海内外发展机遇。香港科创企业也应该把握机遇,为大湾区引进更多优质的科创项目。
“我们应当‘乘势而为’,加快做好人才流通、基建联通、机制互通、资金融通以及资讯畅通等工作。”广东省政协常委、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说,在基建连通方面,按照“轨道上的大湾区”要求,建议加快推进广中珠澳高铁、深港西部铁路等大型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同时,根据恢复“通关”后的实际需求,尽快加密广深港高铁在庆盛站的停靠班次。
而在资金融通方面,郭基煇建议广东以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为试点,适当降低港澳企业设立跨境资金池的相关要求,并在资金使用方面给予更大弹性,为港澳企业在大湾区投资兴业提供资金融通便利。(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